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里,传统乐舞分布亦呈多元分层一体化状态, 云南各民族乐舞的分布亦具有这一基本特征, 并且作为上述多元分层一体乐舞格局的局部呈现出来。此外,鉴于云南所拥有的边疆省份及其连接中国内地与东南亚的区位特点, 其各民族传统乐舞中有许多分布于境内及周边国家和地区, 具有跨界族群舞乐的类型与意义特征。 本文将结合上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乐舞分布、 云南与东南亚跨界族群乐舞分布以及不同宗教、 文字文化圈交叉作用等多种视角, 对云南各民族乐舞的多元分层一体化分布格局及与之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一方面,试图通过局部区域反映整体状况, 以重新评估和认识云南在全国乃至国际性研究中具有的地位;另一方面,意欲对本区域内现存的问题及新的发现和认识予以总结,以利于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一、 两类传统舞乐风格划分方式及其概念系统的界定与区分
中国民间歌舞音乐存在着复杂而多样的区域性、地域性艺术文化风格类型的区分,学界也早已对之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多元一体化”分布格局的设想。就此,笔者的看法是,可以将“多元一体性”视为对传统音乐整体性风格的特征的一般性概括,但必须充分注意到,这种着重从横向角度产生的认识方式, 最终离不开从“多层相叠、纵横交错”的另一种认识侧面去加以补充。
(一)两类传统舞乐风格划分方式及其概念系统的初步界定
20 世纪末,笔者在《中国民间歌舞音乐》一书里,曾经针对中国民间歌舞音乐的分布提出过整体性、区域性和地域性三层次说,对中国民间歌舞音乐文化风格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界定。①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第79页。之后,发现美国学者马克·斯洛宾(Mark Slobin)在《西方微观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 一文中亦曾提出了“地域、区域、跨区域”及“亚文化、交互文化与主文化”两种三层文化观念②Mark Slobin, “ Micromusics of the West: A Comparative Approach,” Ethnomusicology 36(1992):1-87.,后者对于笔者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论点甚有启发和参考意义。 若比较其中的“整体性”和“跨区域性”两个概念,可以发现当我们面对中国民间歌舞音乐本身或内部的情况进行划分时, 采用前一个概念或许是适当的,但若像本文那样,将视角移向包括省际、国际跨界(境)族群舞乐在内的不同对象上,转而采用“跨区域性”就是比“整体性”更为合适的概念了。故此,本文拟兼顾采用上述两类不同的学术概念, 以达到兼顾和包容本文所涉及的不同舞乐研究对象的学术目的。
本文所谓的“整体—局部”舞乐风格系统以及跨区域性、区域性、地域性风格层次,都是因对象而异, 具有相对性意义的舞乐风格系统及其层次划分概念。其中,“整体—局部”舞乐风格系统是一个相对静态、内敛、稳定的概念,主要用于描述和区分某一特定的空间范围内舞乐文化的系统性或整体化风格与其不同局部音乐文化风格的并存、对立和互补的状况。与之不同的是,跨区域性、区域性、地域性风格层次是一组相对动态、流动、开放的概念,它既指某一音乐文化风格系统或整体内部不同局部及层次因素的分割, 同时还涉及每一区域性或地域性风格层次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可以说,上述两类风格层次也是广义的“区域文化”或“文化圈”概念在不同空间规模范围内的具体表现, 而广义的“区域文化”或“文化圈”都是以横向关系为主的民族文化和以纵向关系为主的社会文化两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③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第78页。在此,拟先对整体性舞乐风格系统和跨区域性、区域性、地域性舞乐风格层次两类基本的舞乐系统划分方法及其相关概念予以描述和比较。
(二)整体性舞乐风格系统及多元分层一体化格局
本文研究和讨论的对象范围主要涉及云南省的“整体—局部”舞乐风格系统,并且把该风格系统纳入国家层面的整体性风格系统中,观察它作为一个“局部”子系统或次一级的整体性风格系统所具有的社会与文化个性特征, 以及两个舞乐风格系统层次之间是怎样同时并存和互动、互渗的。
中国民间歌舞音乐的整体性风格层次,其内涵的界定分别以横向的民族文化和纵向的社会文化两方面条件因素为标尺。具体而言,整体性舞乐风格的分布, 横向以中华民族的分布地域为界, 包括56 个民族的歌舞音乐文化内容;纵向以民间艺术文化为限,体现出“多元分层、纵横交错”的舞乐风格格局。此舞乐风格格局是以中华民族族体的多元一体格局为背景依托。其中,中华民族“所包括的50 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④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第1页。。这里,所谓的“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一方面指的是中华民族与其中各单一民族之间所存在的“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层次关系,另一方面还指其中蕴含着的跨区域性、区域性和地域性等舞乐文化层次关系。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ynzyzyzz.cn/qikandaodu/2021/0406/715.html
上一篇:三迤山水亦入画云南山水画发展探析
下一篇:首都食品与医药杂志稿约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投稿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版面费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