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排球俱乐部对云南高校排球体育运动的影响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7 08:0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响应党的号召,践行全民健身政策,促进全方面发展。排球俱乐部对高校体育运动得到了深刻的认同,排球俱乐部活动的开展对高校排球体育运动有深远的影响。研究高校学生参加排球

响应党的号召,践行全民健身政策,促进全方面发展。排球俱乐部对高校体育运动得到了深刻的认同,排球俱乐部活动的开展对高校排球体育运动有深远的影响。研究高校学生参加排球俱乐部状况,进而促进高校排球项目在开展中的具体问题以及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通过研究,发现其中排球俱乐部对校园排球运动项目的影响。由于水平有限,本文以云南省的六大高校的排球俱乐部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文献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了解高校学生参加排球俱乐部的相关具体情况,从而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排球俱乐部对云南高校排球运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到一些结论。

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

(1)所调查的六所云南高校的排球俱乐部的成员球龄资历尚浅,在大学之前就接触过排球的人就很少,云南高校的学生整体排球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和发展。

(2)所调查的六所云南高校的排球俱乐部中大多数成员参加俱乐部的动机是获取学分,俱乐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排球的积极性。

(3)所调查的六所云南高校的排球俱乐部中很多成员对排球运动的规则的了解不够全面、明确,据交谈大多因为其理论实践联系不足,导致规则了解不清晰。

(4)所调查的六所云南高校的排球俱乐部的校内比赛往往受到场地、器材、天气等因素的制约。

(5)所调查的六所云南高校的排球俱乐部中很多成员在参加俱乐部后学员收获颇丰。

针对上述结论,特提出以下对策:

(1)加强对排球俱乐部学员的理论学习,同时提供更多的参与实战的机会。

(2)高校自身应当积极开展相关排球赛事以及裁判训练等活动,为学生学习比赛规则、实战经验、提升比赛心理素质提供相应机会。

(3)高校排球俱乐部应根据各种排球运动技术、技巧对学生多多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高校领导应该更加重视排球文化氛围在高校的积极传播及发展。

(5)促进在校排球课程与排球俱乐部充分结合,再进行应用能力的教学指导。

1 绪论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次研究的研究意义分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

在理论意义上,本研究旨在促进高校排球体育过程中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的指导,将排球俱乐部与高校排球体育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同时也能够为体育俱乐部这一机制和高校体育教学这一领域补充相关研究内容,为高校排球学生技战术水平及实践经验得以更好的提升和完提供理论基础,为今后高校排球学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充分融合的依据。

在实践意义上,通过对当前云南六所高校排球俱乐部中的具体情况改进后能够提出相应对策或建议,以此拓展学生在排球运动方面的知识,提高云南省高校排球俱乐部成员的排球技术与竞技能力,营造热爱排球、积极进行排球运动的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各方面身体与精神能力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还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高校排球运动第二课堂的顺利运转与实施,从而促进排球体育运动项目在云南省各大高校的推广与实践,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健身政策。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业大学这六所云南省高校中排球俱乐部的成员,共计321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研究目JGHUI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查阅与排球俱乐部、高校排球体育教学有关的文献资料,为后续的论文写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查询资料的网址有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等等。

2.2.2 问卷调查法

确定好六所高校后,对这六大高校中参加排球俱乐部的学员发放调查问卷,从而通过问卷了解他们对排球俱乐部活动的看法、期待和感受,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关总结。本次研究共计发放问卷350份,回收222份,其中有效问卷的数量为220份,有效回收率达到62.8%。

2.2.3 逻辑分析法

采用了归纳、对比等逻辑分析法,将通过问卷调查所收获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分析后的数据进行总结,通过当前这六大云南高校排球俱乐部现况为云南高校排球运动发展提出建议。

2.2.4专家访谈法

采用电话交流的方式对四名高校体育排球教学、排球俱乐部的专家进行访谈,从而加深对排球俱乐部和高校排球发展近况的认知,进一步了解俱乐部成员的真实想法的形成过程、如何形成的原因,为后续总结影响云南高校俱乐部和排球运动项目的主要因素奠定基础。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ynzyzyzz.cn/qikandaodu/2021/0627/885.html

上一篇:茶叶供应链整合探讨以云南和贵州两省为例
下一篇:机遇下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