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心下痞药方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09 15:0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心下痞,是指心下胃脘部满闷不舒的症状。( 伤寒论 ) 云: “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 又云: “ 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 说明心下痞是脾胃气机失调而形成的痞塞症。 常见证候 热

心下痞,是指心下胃脘部满闷不舒的症状。(伤寒论)云: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又云:按之自濡,但气痞耳。说明心下痞是脾胃气机失调而形成的痞塞症。

常见证候

热痞:心下痞,按之濡,心烦口渴,或见吐衄,小便黄赤,舌苔薄黄,其脉关上浮。

寒热痞:心下痞,按之濡,兼见恶寒,汗出,舌苔薄白,其脉浮弱或数。

痰气痞:心下痞满,恶心呕吐,头晕目昏,大便不利,舌苔白腻,脉滑。

饮气痞:心下痞满,纳少不馨,干噫食臭,腹中作响,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脉沉弱。

客气上逆痞:心下痞,心烦不安,干呕食少,或兼下利,舌苔薄白,脉略弦。

1.热痞与寒热痞:痞症多由太阳病叠经误下,脾胃受伤,遂使客气上逆,阻塞心下所致。

热痞有心烦口渴,溲赤,苔黄之热证可寻;治宜泄热消痞,方选大黄黄连泻心汤

泻心汤

大黄6克 黄连3克 黄芩3

(《金匮要略》)犬黄二两(6g)黄连一两(9)黄芩一两

(9g)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笔升,顿服之。功用:泻火解毒,燥湿泄痞。主治:

邪火内炽,迫血妄行。症见吐血、衄血等;或湿热内蕴而成黄疸,见有胸痞烦热;或积

热上冲而致目赤且肿,口舌生疮;或外科疮疡,见有心胸烦热,大便于结等。

本方与黄连解毒汤同为泻火解毒之方,其不同点在于本方有大黄导热下行,釜底抽

薪,加强泻火泄热之功,所谓以泻代清;黄连解毒汤是泻火以解热毒,侧重于导泻

三焦火热下行,而无泻下作用。

寒热痞除有热扰心下而见痞症外,必兼恶寒汗出之阳虚证;治宜清热扶阳消痞,方选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大黄6克 黄连3克 黄芩3克 炮附子5克(包)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大黄6g黄连3g黄芩3g附子3g

3味,制法同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单煎取汁,兑之温服。

(功效)清热泄痞,扶阳固表。

(主治].

主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不痛,恶寒汗出。

副证:脉沉细,舌质淡,苔薄黄。

注:临证应用,本方证除心下痞满,恶寒汗出之外,尚有时

出现心烦不宁,四肢冷,便秘,溲赤,苔灰黄相杂等症。医者宜多思之。

(临证加减)

1本方证兼见痰热结于心下者,酌加黄连、陈胆星,全瓜蒌。 ,

2.慢性痢疾,寒热错杂者,本方合白头翁汤加赤石脂。

3.慢性结肠炎,寒热交结,兼见脾虚者,酌加党参、白术、

茯苓健脾之味或合黄土汤。

4.附子泻心汤加味治疗胃脘痛:若腹胀痛甚窜两胁者,加

醋柴胡,炒枳壳;呕恶不能食者,加佛手,白蔻仁;气短无力

者,加炒山药,炙黄芪;大便软者,易生大黄为熟大黄;若有表

证则先解表。

5附子泻心汤治疗神经性头痛:用本方收到较好效果。认

为应用附子泻心汤必须掌握恶寒、自汗出,舌质淡胖、苔黄厚或

厚腻且润,色必晦暗无光,脉濡数或洪数,重按无力等临床措征。

6大黄附子泻心汤加减治疗神经性头痛:用生大黄、附子

(另包煎透)、黄芩、干姜各lOg,半夏、木通、白芷各12g,茵

陈、干姜各lOg,川芎各15g,滑石30g,黄连6g随症加减‘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云南中医药杂志,1995f3,:30-31]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ynzyzyzz.cn/zonghexinwen/2020/0709/365.html

上一篇:医生:肛门潮湿发痒且有分泌物,有3种病因,处
下一篇:肝气郁结,久伤身:疏肝理气,有3味药或能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