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黄腻苔不纯属湿热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04 18: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瞿岳云 湖南中医药大学 黄腻苔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舌象变化,外感,内伤多种疾病均可见之。黄苔主热,腻苔主湿,因 而黄腻苔,一般认为属湿热内蕴之证,治疗也就多从清热利湿立论

瞿岳云 湖南中医药大学

黄腻苔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舌象变化,外感,内伤多种疾病均可见之。黄苔主热,腻苔主湿,因 而黄腻苔,一般认为属湿热内蕴之证,治疗也就多从清热利湿立论。这已为中医学术界所公认,几 成定律。然而这只是一般的规律,病有常交,惟知常达交者,方能游刃有余,深悉辨证论治之精髓。 正如《辨舌指南》所说:“淡白舌亦有热病,黄厚满舌亦有寒证,舌绛无津亦有痰证。”在临床实际 当中,黄腻苔的出现不能概以湿热而统之,尚有不属于此者。临证当慎审明晰,辨证求因,穷本极 源,方能切中病情。

1黄腻苔非湿热验案

1.1阴虚气滞而见黄腻苔

陈某,患胃窦炎12年,有胃癌家族史,近期胃镜检查,见肠腺上皮化生、胃壁纤维增生性息肉。 因惧怕胃癌,四处求医不效。症见胃胱隐痛,灼热易饥,嗳气嘈杂,I:l苦口干,腹胀便溏,舌苔黄 腻而厚,舌质红绛有裂纹,脉洪大弦滑。观前医所用不效之方,计有泻心汤、小柴胡汤、柴胡疏肝 散、理中汤及清热解毒之药和多种验方。综合脉症,辨证为肝阴亏虚,气机有滞,.胃失和胃,肝脾 不和。以此论治,守方治疗2个月,诸症减轻,黄腻苔渐化。半年后胃镜复查,胃窦炎好转,未见 肠腺上皮化生、纤维增生性息肉。(四川中医,2003,7:8)

1.2脾虚下陷而见黄腻苔

张某,患慢性萎缩性胃炎5年余,曾服三九胃泰、得乐冲剂、维酶素等药。2月前又在某省人 民医院胃镜复查,示胃窦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有肠上皮化生,病理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自觉四 肢困倦,劳作后四肢烦热,头晕心悸,纳少痞闷,胃脘饱胀,面黄不泽,白带增多,少腹坠胀,大 便溏泻,舌质淡胖,舌苔黄腻,脉濡。辨证为脾虚阴火下降,治仿《医学统旨》补气运脾汤合异功 散加味。服药后,四肢烦热始减。带下亦少。守原法健脾益气,升清降浊调治月余,脘痞饱胀消失, 纳食增加,黄腻苔退挣。改补气运脾丸连服3个月,再作胃镜复查,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均已 逆转。(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11:1)

1.3气血两虚而见黄腻苔

孙某,右足三趾干枯坏死,疼痛异常,犹如汤泼火燎,彻夜不能安寐,头昏食少,舌苔黄腻, 曾从寒湿化火立论,治而无效,故作截肢。术后剧痛虽除,但伤口迟迟难以愈合,黄腻苔不退,余 再三思之,溃疡后期多用益气养血,生肌长肉之法,遂处以十全大补丸成药,每日3丸,分3次服完。而患者误按每次3丸,日服3次。3日后再诊时,竟见舌苔薄自如常,食欲顿开,并无不良反 应。当把药物减量后,黄苔腻复生,药物再增量时,黄腻苔又复退去。如是者3次,最后仍让患者 按每日9丸连服,食欲大增,停药后黄腻苔不再复长。(中医杂志,1981,5:‘32)

1.4肾亏阴火而见黄腻苔

徐某,患慢性萎缩性胃炎6年,曾服用胃萎灵、胃康宁、奥克等药。近3月来脘痞不适,胸胁 隐痛,纳少泛恶,头面烘热,午后加重,腰背酸困,口干咽燥,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此乃肾 阴亏虚,阴火上扰之证。投自拟贞芪饮、六味地黄汤加味。服药后自觉下肢有力,头晕减轻,黄腻 苔稍减。守法服药,黄腻苔退净,胃部症状消失,四肢轻健,饮食如常。继服六味丸,以善其后。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11:2)

1.5脾虚湿阻而见黄腻苔

患者,男性,有黄疸型肝炎病史,经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近1年来,经常感冒,身体疲劳, 腹胀,便溏而不臭秽,呕恶纳呆,精神忧郁,舌质淡红而胖嫩,舌苔黄腻,根底浮浅,脉沉缓。前 医按清利肝胆,利湿化浊治疗,初服投之辄效,但后又复发,未能根治。辨证为脾虚肝郁,湿阻气 滞之证,治以健脾化湿,疏肝理气之法。服药后黄腻苔转薄,继服舌苔正常,腹胀便溏已愈,精神 已振,食欲增进,诸症无恙。(肖森茂,等.百家验案辨证心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

1.6中焦阳虚而见黄腻苔

李某,患黄疸证,面目及周身皮肤黄染,色如橘,身热不扬,体温一般在37.5\"C左右,倦怠 乏力,食欲不振,口干不欲饮,厌油腻,时有恶心,呕吐,脘腹胀满,食后加重,心烦胁痛,大便 时稀,小便呈浓茶色,无尿急、尿频、尿痛感。检查: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 肝大剑突下4.5厘米,胁下1.5厘米,肝区叩击痛,脾脏未触及,舌体胖嫩,尖边红有齿印及瘀血 点,苔黄厚腻,脉象沉弦数。化验血常规,均属正常范围。征肝功能检查,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 中医辨证为湿热型黄疸。 治疗除用保肝类西药外,投以中药清热燥湿、利湿,疏肝利胆、健脾,佐芳化、活血等法,连 进20余剂。始服药病情减轻,以后疗效不佳,症有增势,察黄厚腻苔,未减反剧。寻求一老中医诊 治,处以熟附子、上边桂、嫩桂枝、潞党参、炒白术、白茯苓、巴戟天、生山楂、三七参粉。服2 剂后,无不良反应,又进15剂,诸症明显好转,舌之瘀血及黄苔变浅,厚腻化薄。守方共服30余 剂,除舌尖较红嫩外,齿印及瘀血点消失,苔已化为薄白,黄疸已退,诸症悉减。(山东中医杂志, 1985,5:46)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ynzyzyzz.cn/zonghexinwen/2020/0804/408.html

上一篇:202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招聘公告
下一篇:202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