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人说的草乌有68种 中医药专家提醒:草乌附子毒性大,盲目进补很危险)
\r\t\t\t\t\t\t\t\t\t\r\t\t\t\t\t\t\t\t\r\t\t\t\t\t\t\t\t\t\r\t\t\t\t\t\t\t\t\r\t\t\t\t\t\t\t\t\t\r\t\t\t\t\t\t\t\t近日,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再次发出提醒:“(黄)草乌、附子是毒性中药材,不是食品,严禁作为食品、药膳食用。”每年进入冬季,我省一些地方有吃(黄)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进补的现象。吃草乌、附子到底有什么效果?有没有其他更安全的进补食物或药材呢?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医药专家。
利用乌头历史较悠久
4日上午,记者来到云南省中医医院滇池院区采访。在“云南吴佩衡扶阳流派办公室”里,该院风湿病科主任、教授汤小虎向记者讲述了草乌、附子的“故事”。
乌头,又称草乌、盐乌头、五毒、鹅儿花、铁花。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乌头是我国乌头属中分布最广的种,自川藏高原东缘起向东遍历长江中、下游以及珠江流域上游各省区的丘陵地区,从江苏向北经过山东到达辽宁南部都有分布。
人们利用乌头的历史较悠久,《神农本草经》中将乌头列为下品。野生的乌头植株有两个块根,经过栽培种植后块根数目增多,对这些块根过去都给予不同名称,并且各有不同的医疗用途。
宋朝人杨天惠在他所写的《彰明附子记》一文中指出:“盖附子之品有七,实本同而末异,其初种之小者为乌头,附乌头而旁生者为附子,又左右附而偶生者为鬲子,又附而长者为天雄,又附而尖者为天锥,又附而上者为侧子,又附而散者为漏篮子。”
我省常见的有黄草乌滇西乌头等
现在乌头、附子的主产区仍是四川江油、平武一带。通常药用商品主要是栽培品,主根(母根)加工后称“川乌”,侧根(子根)则称“附子”,所含的化学成分有次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塔拉地萨敏、川乌碱甲、川乌碱乙等化合物。
看到这里,可能会让人以为草乌就是附子。对这点,云南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马晓霞说:云南老百姓常说的草乌,其实是毛茛科乌头属的一大类药材的统称。目前统计的乌头属植物在全国有211种,在云南就有68种,常见的有黄草乌、紫草乌、滇西乌头、雪上一枝蒿等。而附子,一般来说源于川乌。“68种都可以称为草乌,它们的毒性成分和毒性大小是不一样的,普通民众很难分辨清楚。”
问专家
中医院里都用草乌附子
为何不能在家煮着吃?
那么,煮吃草乌、附子到底有没有效果呢?对此,汤小虎说:“确实是有效果的,如果没效果也不会有人去吃了。”
在医疗上,附子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脉微欲绝,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阳痿,水肿,脾阳衰弱的泄泻久痢,脘腹冷痛,形寒畏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痹,脚气等症(《中药志》);川乌治中风,拘挛疼痛,半身不遂,风痰积聚,癫痫等症(《中药材手册》)。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ynzyzyzz.cn/zonghexinwen/2020/1110/530.html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投稿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版面费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